案例分析問答題
16某廠有機械加工車間、噴漆車間、鍋爐房以及廠內油庫等。機械加工車間有:加工機械7臺(套),額定起重量2.5t的升降機1臺,額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機1臺,叉車2臺。噴漆車間有:調漆室、噴漆室、油漆臨時儲藏室、人員休息室等。鍋爐房有2臺出口水壓0.4MPa(表壓)、額定出水溫度149℃、額定功率28MW的鍋爐。廠內油庫有3t的汽油儲罐1個及其配套的加油設備。2013年12月3日7時30分(8時正式上班),機械加工車間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準備,在其他人未到場的情況下開始了吊裝作業。7時45分,小陳進入機械加工車間,未走人行道進入吊裝作業區,被起吊的鋼件撞成重傷,小李慌忙停止吊裝。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6分):
1.指出該廠可能發生爆炸的設備或場所,并說明爆炸的性質。
2.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簡要說明該廠特種設備使用應遵守的安全規定。
3.指出此次事故調查組應由哪些成員構成。
4.簡要寫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調查報告。
參考解析:
1.該廠可能發生爆炸的設備或場所有:
(1)噴漆車間、調漆室:化學性爆炸。
(2)鍋爐房:鍋爐爆炸(物理1生爆炸)。
(3)廠內油庫:化學性爆炸。
(4)油漆臨時儲藏室:化學性爆炸。
2.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該廠特種設備使用應遵守的安全規定是:
(1)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2)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d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
(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4)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定期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
(5)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后,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進行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使用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故障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8)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訂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9)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10)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作業知識。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規章制度。
(11)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
(12)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3.這起事故是一起重傷事故,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重傷事故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由本單位安全、生產、技術等有關人員以及本單位工會代表參加,如果重傷事故發生的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以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或直接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
4.此次事故的事故調查報告如下:
某廠機械加工車間吊裝作業重傷事故調查報告
一、事故經過
2013年12月3日,某廠機械加工車間發生一起吊裝作業重傷事故。
某廠機械加工車間有加工機械7臺(套),額定起重量2.5t的升降機1臺,額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機1臺,叉車2臺,該廠還有噴漆車間、鍋爐房以及廠內油庫等。
2013年12月3日7時30分(8時正式上班),機械加工車間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準備,在其他人未到場的情況下開始了吊裝作業。7時45分,小陳進入機械加工車間,未走人行道進人吊裝作業區,被起吊的鋼件撞成重傷,小李慌忙停止吊裝。
二、事故原因
1.起重工小李在其他人未到場的情況下開始吊裝作業,屬于違章操作。吊裝作業應該有起重工(起重機車司機)、司索工、指吊工協同完成,小李1人進行吊裝作業,又是在非工作時間,為事故埋下隱患。雖然小李提前進行工作是一種積極的表現,但是其違章操作仍然構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小陳進入機械加工車間,未走人行道進入吊裝作業區,也屬于違章,但其是在非工作時間,屬于安全警惕性不高。
3.安全管理松懈,安全培訓教育不夠。
三、事故處理意見
這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起重工小李由于違章操作應受到相應處罰。
四、整改措施
1.嚴格按照起重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杜絕違章操作。
2.加強安全教育、安全培訓。
17某年夏末秋初,某電化廠液氯工段發生了液氯鋼瓶爆炸事故。該工段414m2的廠房全部被摧毀,相鄰的冷凍廠廠房部分倒塌,兩個廠房內設備和管線全部損毀,并造成附近辦公樓及廠區周圍280余間民房不同程度的損壞,液氯工段當班的8名工人當場死亡。更為嚴重的是,爆炸后氯氣擴散7kin。由于電化廠設在市區,與周圍居民區距離較近,事故共導致千余人氯氣中毒,數十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63萬元(時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鋼瓶是由用戶送到電化廠來充裝液氯的。由于該用戶在生產設備與液氯鋼瓶連接管路上沒有安裝止回閥、緩沖罐或其他防倒灌裝置,致使氯化石蠟倒灌入液氯鋼瓶中,這屬于違章行為,而且在送來此鋼瓶時也未向充裝單位說明情況,埋下了重大事故隱患。負責充裝鋼瓶的電化廠液氯工段工人違章操作,在充裝液氯前沒有按照操作規程對欲充裝的鋼瓶進行檢查和清理,就進行液氯充裝。充裝時,鋼瓶內的氯化石蠟和液氯發生化學反應,溫度和壓力升高,致使鋼瓶發生爆炸,并導致周圍鋼瓶相繼爆炸,造成嚴重后果,影響惡劣。
經調查:雙方工人均未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和考核;當地政府和化工廠均沒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措施。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2分):
1.試根據上述材料,分析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2.根據我國《安全生產法》,試提出處理建議。
3.試提出防范此類事故發生的措施。
參考解析:
1.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用戶方違章在液氯鋼瓶內混入氯化石蠟,且未向充裝方說明此情況,形成事故隱患。
(2)充裝方工人違章操作,在充裝前未按規定檢查和清理就進行充裝作業。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是:
(1)用戶方的生產設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設施)。
(2)壓力容器灌裝工屬于特種作業人員,應經過培訓和考核,持證上崗。用戶方和充裝方的工人都屬違章操作,也未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和考核,說明雙方單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訓不足。
(3)無論何種原因,化工廠建在居民區都是不符合有關安全規定要求的。政府和廠方也沒有應急救援預案或措施。
2.根據我國《安全生產法》,提出的處理建議如下:
化工廠為化學危險品生產單位。根據我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追究該廠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追究該廠相關負責人、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法律責任。
3.為防止此類事故發生的防范措施有:
(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化工廠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檢查。
(2)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加強化工廠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教育和督促所有從業人員嚴格執行。
(3)雙方單位應當對有缺陷的生產設施進行整改,消除事故隱患。
(4)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加強主要負責人、特種作業人員及所有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18某甲醇生產企業,生產原料為天然氣。甲醇成品用企業自備的10臺載重量20t的槽罐車運輸。在距離生產區1500m處建有甲醇灌裝站,站內有6個單個儲量15t的儲罐和6個裝車臺,另有一個4m高鋼制移動平臺,工人可登上該平臺開展日常維護工作。灌裝作業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區避雷裝置、防火標志及消防設施齊全。在罐裝站內劃定了黃色警戒線。所有槽罐車都按要求安裝了防靜電裝置和防火罩。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26分):
1.根據《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該企業應申報的重大危險源并說明理由。
2.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 B6441—1986),指出罐裝站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并說明引發的原因。
3.從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該罐裝站應采取的事故預防措施。
參考解析:
1.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 B18218--2009),甲醇的臨界量為500t。該甲醇生產企業甲醇成品用企業自備的10臺載重量為20t的槽罐車運輸,另在距離生產區1500m處配有甲醇灌裝站,站內有6個儲量15t的儲罐。即該甲醇生產企業在生產區和儲罐區不構成重大危險源,不用申報。
2.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 B6441—1986)的規定,罐裝站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有火災、容器爆炸、車輛傷害、高處墜落、中毒等。
由于甲醇是易燃液體,容易造成火災事故,如果揮發物和空氣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物,還有化學爆炸的可能。
該企業灌裝站有6個裝車臺用于給槽罐車灌裝,槽罐車在罐裝站行駛容易造成車輛傷害。
該企業灌裝站用于日常維修工作的4m高鋼制移動平臺使維修工人處于高處作業,容易造成高處墜落事故。
甲醇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可被人體吸收,皮膚也可部分吸收,吸人10m1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所以有發生中毒事故的可能。
3.甲醇是易燃液體,其蒸氣與空氣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溫、氧化劑有燃燒爆炸危險,所以甲醇罐裝站應采取的事故預防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術措施,具體是:
(1)控制點火源。
1)禁止明火進入站區。
2)汽車進入站區要帶熄火器,有接地鐵鏈。
3)氣溫超過30℃時儲罐用水噴淋降溫。
4)維修時使用銅制工具,不穿帶釘的鞋子。
5)使用防爆電氣設備,防止電氣火花,設置避雷裝置、靜電接地裝置。
(2)防止甲醇泄漏。
(3)防止氧化劑進人儲罐。
(4)建立消防設施、配備消防器材。
預防車輛傷害、高處墜落的技術措施有:
(1)廠區應有車輛限速標志。
(2)車輛不允許搭乘無關人員。
(3)高處作業應佩戴安全帶,高處通道應有護欄。
(4)雨雪天作業注意防滑。
安全管理預防措施主要有: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檢查制度、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交接班制度、勞保用品管理制度、廠內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條例等管理制度。
(2)建立并完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
(3)保證安全生產投入。
(4)進行全員安全培訓和教育。
(5)加強安全檢查與現場巡檢。
真題免費在線測試: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事故案例分析
小編推薦課程:233網校注冊安全工程師,通過率高,學員好評如潮!講師剖析歷年命題規律、考試重點、難點、疑點。幫助考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考點,告別盲目備考。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233安全工程師小編微信號:gong3248829627
掃一掃微信二維碼,加入233安全工程師微信交流,掌握安全工程師搶先提供報考、在線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