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題
1.硫化氫的檢測方法是硝酸銀比色法,通過硫化氫與硝酸銀作用形成黃褐色硫化銀膠體溶液,比色定量。
2.設備內作業安全要求:
(1)設備內作業必須辦理設備內安全作業證,并要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2)進入設備內作業前,必須將該設備與其他設備進行安全隔離(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線,不允許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換干凈。
(3)在進入設備前30min必須取樣分析,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氧含量在安全 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h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
(4)采取適當的通風措施,確保設備內空氣良好流通。
(5)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等于 12V,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進入有腐蝕、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設備內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佩戴合適的個體防護用品和器具。
(7)在設備內動火作業,必須按規定同時辦理動火證和履行規定的手續。
(8)設備內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并與設備內作業人員保持有效的聯系。
(9)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人員;若需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
(10)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使用部門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 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
3.生產經營單位應進行全員的安全培訓和教育,具體包括:
(1)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側重面為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和各種技術標準、規范,具備對安全生產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崗位的資格證書。
(2)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在于了解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4)加強對新職工的安全教育、專業培訓和考核,新職工必須經過嚴格的三級安全教育和專業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對轉崗和復工人員應參照新職工的辦法進行培訓和考試。
4.應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根據該企業自身的特點,應制訂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相應的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生產巡視制度、安全生產交接班制度、安全監督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有毒有害作業管理制度、勞保用品管理制度、職業病報告處理制度、特種設備管理責任制度、危險設備管理制度等。
(2)建立并完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根據該企業的特點,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各級負責安全的人員包括單位負責人及其副手、總工程師(或技術總負責人)、車間主任(或部門負責人)、工段長、班組長、車間(或部門)安全員、班組安全員和作業工人的安全職責。
(3)保證安全生產投入。落實好“三同時”規定,具體到該企業,就是保證通風設施的完善、 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設備齊全有效、各種救助設施的配備和完善。
相關推薦: